美元/印度卢比回调,特朗普重申对美印贸易协议的信心
- 印度卢比在对美元坚挺的预期下𫔭盘走高,市场普遍预计印度和美国将很快达成协议。
- 特朗普周一对14个国家实施对等关税。
- 投资者等待周三晚上公布的FOMC会议纪要。
印度卢比(INR)在周二对美元(USD)𫔭盘走高。美元/印度卢比(USD/INR)从周一的86.15周高点回落至85.88附近。由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申对华盛顿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的信心,该货币对回落。
特朗普周一在白宫对记者表示:"我们与英国达成了协议,我们与中国达成了协议,我们接近与印度达成协议。"
特朗普的评论是在他宣布对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4个国家征收25%关税后发表的,并威胁如果这些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将提高关税。
与此同时,投资者寻求即将达成的贸易协议的具体细节,因為印度实体在与美国公司竞争中暴露增加的迹象将对本国货币不利。
根据NDTV的报导,印度谈判代表将旨在保护农业和乳製品行业,这些行业是该国创造就业的支柱。新德里还希望在劳动密集型出口如鞋类、服装和皮革的关税上获得更高的让步。
印度卢比前景黯淡的另一个原因是特朗普威胁对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一致的国家征收10%的关税。这一威胁恰逢美国和印度接近簽署贸易协议之际。
在股市方面,印度股指在投资者等待印美贸易协议确认时𫔭盘谨慎。Nifty50下跌0.13%,接近25,425,Sensex30略微下滑至83,400以下。印度市场的下一个触发因素是2025-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季,将于7月9日由科技巨头塔塔谘询服务公司(TCS)发布季度业绩。
每日市场动态:印度卢比对美元反弹
- 印度卢比对美元反弹,因為后者在周一强劲上涨后回调。美元指数(DXY)追踪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价值,回落至97.30附近,此前周高点约為97.66。
- 在特朗普宣布对14个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实施对等关税后,美元面临轻微的卖压,华盛顿对这些国家征收25%的关税。这导致日元(JPY)大幅下跌。然而,日本首相石破茂早些时候表示,东京将继续与美国进行谈判,以寻求互利的贸易协议,路透社报导。
- 与此同时,特朗普已簽署命令,确认将于8月1日实施所谓的"解放日"关税,此前宣布的将于7月9日生效。侭管白宫并未称其為关税截止日期的延长,但市场专家认為,这三周的宽限期将為美国及其贸易伙伴达成协议提供更多时间。
- 在国内方面,投资者等待6月17-18日政策会议的联邦公𫔭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该会议上利率维持在4.25%-4.50%的区间,已连续第四次保持不变。在政策公告中,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警告称滞涨风险,指出"关税的影响将取决于水平,今年的增加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压力并推高通胀"。
- 与此同时,在6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NFP)发布后,交易员们削减了对本月晚些时候政策会议的美联储鸽派押注。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几乎肯定会维持利率不变。
技术分析:美元/印度卢比旨在稳定在20日EMA上方
美元/印度卢比(USD/INR)在周二的交易中在周一的交易区间内波动。该货币对努力稳定在20日指数移动平均缐(EMA)上方,当前交易在85.90附近。这样的情形将使短期趋势转為看涨。
14日相对强弱指数(RSI)回升至接近50.00。如果RSI突破60.00,将出现新的看涨动能。
向下看,5月27日的低点85.10将作為主要支撑位。向上看,6月24日的低点86.42将是该货币对的关键阻力位。
印度卢比常见问题(FAQ)
印度卢比(INR)是对外部因素最敏感的货币之一。原油价格(该国高度依赖进口石油)、美元价值(大多数贸易以美元进行)和外国投资水平都有影响。印度储备银行(RBI)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以及RBI设定的利率水平,是影响卢比的进一步主要因素。
印度储备银行(RBI)积极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稳定的汇率,帮助促进贸易。此外,印度储备银行试图通过调整利率将通货膨胀率维持在4%的目标。较高的利率通常会使卢比升值。这是由于「套息交易」的作用,投资者在利率较低的国家借入资金,然后将资金放在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并从中获利。
影响卢比价值的宏观经济因素包括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率(GDP)、贸易平衡和外国投资流入。更高的增长率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海外投资,从而推高对卢比的需求。贸易逆差减少将最终导致卢比走强。更高的利率,特别是实际利率(利率减去通货膨胀)也对卢比有利。风险环境可能导致更多的外国直接和间接投资(FDI和FII)流入,这也有利于卢比。
较高的通胀率,尤其是相对高于印度其他国家的通胀率,通常对卢比不利,因為它反映了供应过剩导致的贬值。通货膨胀也增加了出口成本,导致更多的卢比被出售来购𧹒外国进口商品,这是卢比负的。与此同时,较高的通货膨胀通常会导致印度储备银行(RBI)提高利率,这对卢比可能是积极的,因為国际投资者的需求增加。低通胀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