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份通胀率转為正值,但通缩压力依然存在-荷兰国际集团
CPI同比涨幅自1月份以来首次回归正增长。不过,从环比来看,价格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中国总体CPI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通缩
中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自1月份以来首次回归正数,同比涨幅从5月份的-0.1%升至0.1%,超出市场预期。
按分类来看,食品价格仍处于通缩区间,同比下跌0.3%,这是食品价格连续第五个月下跌。大多数食品仍然陷入通缩,猪肉(-8.5%)和鸡蛋(-7.7%)跌幅最大。例外情况包括水产品(3.4%)和水果(6.1%)。
非食品类通货膨胀本月表现较好,同比上涨0.1%,有助于抵消食品价格的拖累。毫无疑问,通胀最高的是"其他供应和服务"子类别。它同比增长8.1%,而大多数其他非食品子类仍然低迷。虽然服装(1.6%)和教育、文化和娱乐(1.0%)等细分类别的同比数据不错,但这两个类别的环比数据均為-0.1%,表明价格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进一步陷入通缩,同比下跌3.6%,标誌著物价连续第33个月下跌,创23个月新低。
总体CPI回升至正水平,但食品通胀和PPI仍处于通缩

对制止不健康价格竞争的日益关注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转化為通胀数据
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仍处于同比-0.1%的轻微通缩状态,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通缩水平则根深蒂固,為同比-2.8%。再加上GDP平减指数持续為负,通缩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个以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工资冻结和减薪為特征的紧缩周期。这将是一个难以应对的挑𢧐。不过,政策制定者最近将注意力转向了解决这一问题,著眼于改善市场退出机制,鼓励整合和重组,以及解决导致过度价格竞争的非市场做法。
在情况好转之前,积极制止这些做法的努力很可能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一些短期的痛苦。我们认為,考虑到外部不利因素,可能会采取更渐进的方法。侭管在政策执行情况更加明朗之前,我们不会对这一主题进行任何预测调整,但这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
与此同时,过去几个月人民币的相对走强和持续疲软的通胀给了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如果需要的话。由于近几个月的经济活动数据略有疲软,但没有显示出迫在眉睫的紧迫感,我们目前预计下一次降息将在第四季度出现。